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顽贼 > 第六百八十五章 试探

第六百八十五章 试探(2/4)

指挥失灵、安置失当的问题。

    而这次刘承宗没问题,出问题的是路况。

    援兵营的沉重携行,在关中平原的日常操练中没出过问题,可按照那个路况进行北征,问题就来了。

    这次他们是由低往高走,几乎每一步都在爬坡,牲口按正常行进都是重役,更别说还要驮运士兵甲胄枪械,导致两个营四天骡子驴子倒死六十多头。

    牲口死了就得由兵来拉车,结果越走越慢,别说步兵日行八十里了,就连炮兵日行六十里的速度都跟不上。

    刘狮子开始还奇怪呢,咋俩援兵营并着膀子往后掉队,该不会是要叛变吧?

    但心想不至于啊,第一旅援兵营参将唐通,老家泾阳的,而且就算他要叛变,第二旅援兵营也不会叛变,那边参将是永宁的阿六,主打一个无依无靠。

    后来发现,真是走得慢,炮都开始用人拉了,八个人顶不上一头驴。

    这还援个鸡毛啊,等你俩到战场,那他妈前线都死完了。

    正好走到停口镇,刘承宗就对他俩下令直奔信地驻军,等后方调骡子再进军,走慢点也不着急,反正过了这段路就顺了。

    过了长武县,再往西北走,不论去庆阳还是平凉,都好走。

    这三府交界刚好是马莲河、蒲河和泾河的交汇处,过了这里,往庆阳是上了南北向的大塬,往平凉则进泾水河谷,不仅路上好走,沿途还备好了草料和干粮。

    相较而言,平凉府准备的干粮多一些,庆阳府准备的草料多一些。

    当然这些不是白来的,刘承宗只在自己的青海大本营有随意征发徭役的面子。

    在平凉和庆阳可不行,要让百姓给准备吃的,得出银子买。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平凉和庆阳,在蒋应昌和鞠思让的治理下,有人有地,才能让他有花钱的机会。

    在青海捧着银子走二里地别说买东西,都够呛能碰上个抢劫的,他也就只能征个徭役了。

    刘承宗的大队人马虽然在停口镇慢慢走,宗人营的先锋已经伙同塘兵进了平凉城,开始向幕府驻地传递前线的塘报了。

    第一封塘报,就是王文秀通报,一股以宁夏游击刘芳名、指挥同知马献图为首的降将降军四百余,因参与宁夏哗变,奔逃至半个城叩关请降,其后有左良玉部追兵。

    二道边墙守

    将杨彦昌已将之放入半个城。

    刘承宗看这份塘报,暗自点头,全自动将军还是比较稳妥的。

    半个城在二道边墙北面,中间是边墙,南边是红城堡,把降将放在那里头,即使是伪降也不会出问题。

    比起这个,刘狮子更好奇洪承畴,这家伙到底在宁夏干啥天怒人怨的事儿了,搞得边兵哗变就算了,就连游击将军和指挥同知这种地方***都跑到自己这儿来。

    中间就隔了半个时辰,平凉的王文秀又送了一封塘报过来。

    塘报上说杨彦昌命部下萧光斗弃守半个城,将军兵和降将都放进边墙之内,打算聚集军队出边,打一场防守反击,把追击明军留在半个城。

    刘承宗看着塘报吓一跳,心说坏了。

    杨彦昌听见左良玉的名字,没有拔腿就跑便算了,居然还有勇气打一场防守反击,甚至想把人家留在半个城。

    问题是左良玉那么好揍的吗?

    如今明军在关内的诸帅,按战斗力,刘承宗在心里能给左良玉排个天下第一。

    没别的原因,左良玉这老油子很懂保存实力,眼下就数他和张应昌的建制最完整。

    张应昌是压根就没跟刘承宗打照面,而左良玉已经是狮口脱险好几次的老前辈了。

    关键杨彦昌的勇气来得不是时候。

    一来,左良玉部不是想南下抢陕西,人家只是追击兵变叛军而已。

    二来,杨彦昌在做下这个计划的时候,还不知道西安的刘承宗已经发起北征。

    刘狮子在布防图上翻翻找找,此时此刻,离杨彦昌最近的援军在三百里外的平凉,你说你这么凶干什么?

    他可别让左良玉给宰了!

    刘狮子还挺喜欢杨彦昌的,毕竟是老朋友了。

    本来照他的想法,是想把杨彦昌放在中军直辖的两个旅里当个参将,知根知底。

    但奈何任权儿说了延安营的情况,杨彦昌在那个营是个全自动将军,跟他一条心的得力部将,居然是刘承宗的叔叔刘向善和兄弟刘承光。

    刘狮子小时候在家随父亲读书,后来很小就随同父亲去了米脂,跟家里长辈叔伯、平辈兄弟都不太亲近。

    不过到底是血亲,血亲不多了,何况人家一早不投他也是勤王时自有际遇。

    运顺家昌光宗耀祖的八人组合,承昌早早就病死了,承家、承顺跟着杨彦昌勤王的时候死在辽东,承耀倒是活着,但岁数小,还只是个半大小子,尚在读书的年纪。

    承光跟着杨彦昌投了他,能带兵打仗,不全是坏事。

    只不过刘承宗肯定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