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 711、培养新班底!

711、培养新班底!(1/2)

    经过两个月的沉淀,北疆新政算是彻底安稳下来。

    各地方官府也不敢再和朝廷唱反调,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政策,严格将北疆五地的人头税给固定下来。

    永不加赋并不是取消了丁男税,只是将税收给稳定到一个框架内。

    譬如说北疆六地的总丁男税收折算白银是八十九万两,那么这个税收就相对稳定,以后都束缚在这个框架内。

    这不是朱怀需要的。

    朱怀是要彻底将人头税给并到田赋内,以便于彻底废掉两税法,实现单税的飞跃。

    自隋唐一来,华夏已经贯策了将近两千年的两税。

    这种税收,尤其以丁税徭役更复杂,乃至于地方官府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人头征收加派各种徭役,巧立名目的增加人头税收。

    但人头税只要并计到田赋中,田赋是固定的,地方官府就算变出花来,也不能对人口怎么样。

    如此一来,将会大大的释放生产力,释放不必要的人口徭役。

    这项政策无疑对丁男和新生人口有莫大的驱动作用。

    最先提出这种趋向的自然是张居正。

    清人鼓吹他们的摊丁入亩多么伟大云云,实际也不过只是拾人牙慧,他们应该给张居正立生祠。

    这两个月内,朱怀也钦点了一批人进入翰林院10。

    这群官场新鸟,在翰林院学习修史等安稳度过两个月。

    这日一早,朱怀召见了翰林编修和翰林修撰两人。

    黄淮和王恕早早在养心殿外等候皇太孙宣见。

    不知过了多久,郑和才出来引两人入养心殿。

    朱怀坐在龙位旁专心的批着奏疏。

    “微臣等,参见皇孙殿下千岁!”

    朱怀放下手中的朱笔,看了黄淮和王恕一眼。

    他知道,这两人将来都会入内阁执政,并且释放出强大的治国能力,亲手缔造出历史上的永乐盛世。

    朱怀沉声道:“起来吧。”

    两人起身。

    朱怀问道:“两位在翰林院历练一段时间了,说说想法。”

    这是考验。

    黄淮和王恕都知道。

    两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年纪上甚至比朱怀还大,但气势上却被压倒的一塌糊涂。

    一个久居上位的人,身上不自然的就会体现出权势的不怒自威,不自觉的就会令人紧张不堪。

    两人现在就是如此,努力的装出自己大方得体,只是嘴唇却在微微颤抖。

    沉默片刻,黄淮出列,恭敬的道:“启奏殿下。”

    虽然他和朱怀有过两面之缘,但现在依旧心里紧张的在颤抖,乃至于开口的第一个字,都有些结巴。

    “臣以为,翰林院的职责当变。”

    朱怀来了兴趣,看着黄淮,询问道:“哦?说说看。”

    黄淮沉思一番,便紧张的道:“臣观察过翰林院,乃至洪武二十六年,翰林院实在册三十八人。”

    “充三十八人,全负责修史之事,多造成冗官浪费,臣以为不妥。”

    朱怀点点头,多看了黄淮一眼。

    他没有花里胡哨的乱说一通,说的都是目前朝廷的现状。

    “继续说。”朱怀道。

    受到朱怀的鼓励,黄淮也稍稍褪去几分紧张,便继续道:“臣以宋朝的冗官、冗费、冗军问题做过梳理。”

    “如今翰林院的冗官,已成很大问题,许多老学究清贵到在翰林院休闲养老,三十余人抱史书而修,有一日混一日,忙碌如户部、工部等却一日不得闲暇,如此蔚然成风,这对翰林院不利。”

    “臣建议,扩充翰林院职掌,宜可让翰林院起召奏疏、通读经筵、入值侍班、论撰文史、稽查史书、录书、充当太子宗室之伴读官……”

    朱怀点点头。

    黄淮没让朱怀失望,他说的这些都在点子上,也能很好的让翰林院人尽其才,不至于坐吃空饷。

    朱怀侧目看了一眼郑和,道:“记下来,发吏部,让吏部照做。”

    黄淮一愣。

    他实没想到皇太孙居然干练如此,居然会对自己如此信任,忠君爱国之心顿时油然而生,情不自禁道:“皇孙贤明!大明之福!”

    朱怀道:“孤不需要你溜须拍马,你们是孤亲自点的翰林,朝廷给你们莫大荣誉,是让你们干正事的,而不是抱着学问去青楼画舫浪费时间,更不是跟在帝王身后胡乱吹嘘。”

    黄淮忙俯身行礼:“臣惭愧。”

    朱怀又看王恕,道:“你呢?”

    本来朱怀以为话都被黄淮说完了,对王恕有些不公平,所以也没想听王恕讲出什么来。

    王恕沉默一会儿,抱拳道:“回殿下,臣以为在黄编修的言辞之外,还要加一道考核。”

    “自古一来,翰林院就不同在京外各官,是毋需考核机制的,臣以为不妥。”

    朱怀一愣,有些欣赏的看了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