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隆万盛世 > 199难得糊涂

199难得糊涂(2/3)

边崇山峻岭严重削弱蒙古人骑兵优势的机会,重创俺答部,让其再不敢生出南侵的念头。

    至于朝廷没钱调动大军,这并不在兵部的考虑范围内。

    战事,打赢了他们才有功劳,打输了说不好就要狼狈下野,怎么选择还是很简单的。

    户部以没钱为由阻挠他们实施议定的计划,其实对兵部来说也只是减轻了一点责任,但是帮助不大,所以聂豹并不打算退让,坚持和方钝在大殿上争论,希望获得嘉靖帝的支持,压制户部。

    在聂豹和左右侍郎的推演中,只要蓟镇大军能够把鞑子拖在山里,随着周边源源不断卫所的赶到,就算是围歼,活捉俺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这可是滔天大功,可以一雪“庚戌之变”耻辱的机会。

    但是,就在刚才,在徐阶说出内阁意见以后,嘉靖帝的态度变化已经很明白了,他并没有按照兵部的想法来作战的打算,或许是对明军战力实在没什么信心,或许是其他。

    不过,为了兵部的利益,方钝还是打算赌一把。

    “陛下。”

    方钝重新站了出来,先是向嘉靖皇帝行礼后才说道“派出巡边大臣是可行,可这根本不能解决近在迟尺的危局,俺答部离开宣府已有几日,算算时间,怕已经在寻找宣府和蓟镇间长城关隘中的薄弱关口,准备进行突袭了。

    这个时候除了调动蓟镇大军紧急增援外,很难保证在此之前边墙的安稳,就算巡边大臣去了,长城关隘上守城士卒不足,也难以防守鞑子的勐攻啊。”

    “可是户部调不出钱粮,大军调动起来所需甚大,又怎么解决?”

    嘉靖帝皱眉问道。

    之前和户部尚书方钝争论的时候,他就听明白了兵部打的主意,可是他不敢赌。

    几年前,宣大边军回防京畿是个什么样子,嘉靖皇帝眼睛还没瞎,通过锦衣卫密报他自然一清二楚。

    这些年虽进行了一些人事调整,可卫所军根子上已经烂了,短期内是不指望它能有根本性改变了。

    卫所,现在已经是连他这个皇帝都很忌惮的一件事。

    自己堂哥怎么死的,他并没有调查清楚,可是刘瑾怎么死的却是很清晰明了。

    正德皇帝喜欢武事,所以刘瑾投其所好想要重新清丈卫所屯田,重振卫所战力,然后就被朝堂之上的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两个原本交集不多的势力联手做掉了。

    之前刘瑾做的那些事儿,只是影响文官,对勋贵集团倒是没有太大影响,而文官最后还是依附于皇权,即便他们的影响力遍布天下,可以左右朝局,可依旧少了那把刀子。

    刘瑾在动了文官集团利益后,又仪仗正德的宠幸和支持去作死的选择动勋贵集团的利益,最后被两边联手干掉。

    好吧,这样的卫所,嘉靖帝看不上,但是也不想去招惹,太麻烦了。

    如果获得长生之术,有足够的时间的话,还可以考虑下怎么慢慢处理掉这些毒瘤。

    嘉靖皇帝已经对纸面上的百万明军失望了,所以他并不认为按照兵部的计划,就能把俺答部消灭的崇山峻岭之中。

    最可虑的还是,别到时候被人冲出来,杀到京城城墙下,他没有可以调动的军队,那才是最危险的境地。

    在嘉靖帝说完话后,聂豹沉默了。

    “其他人还有意见吗?都说说。”

    嘉靖皇帝看到聂豹沉默不语,又向其他人问道。

    “恭请陛下圣裁。”

    很有默契的,其他五部尚书和公卿都没有多话,把皮球送还回来。

    “内阁可有巡边大臣人选?”

    见到其他人都没有其他办法,嘉靖皇帝这个时候也没有其他办法选择了,只能考虑内阁的意见。

    徐阶这个时候再次站了出来朗声说道“内阁推荐兵部右侍郎翁溥,翁侍郎曾在多地任职,对于制下也是颇多建树,更是在弋阳王摄宁国府事上提出分管的建议,现在宁府八家都没有意见。

    自从调任兵部后也是勤于王事,去年还曾整顿过京营,让三大营重新恢复战力,翁侍郎军政民政都很擅长,此次巡边不仅要督促边军加强战备,更要解决地方上一些矛盾,内阁认为他可以担此巡边大任。”

    “许尚书,你有人选吗?”

    嘉靖皇帝没有马上给出答桉,而是开口询问聂豹的看法。

    “臣无异议。”

    聂豹只是一揖道。

    “你们呢?你们有巡边大臣的人选吗?”

    嘉靖皇帝微微皱眉,随即又开口问其他人是否有人选可供他挑选。

    “臣等无异议。”

    等来的依旧是那句还算整齐的回答。

    嘉靖皇帝看看他们,又看看内阁阁臣,此时全都是躬身低头等待他作出最后的决断,虽然大权在手却感觉不到天下尽入掌中的感受。

    “拟旨吧,晋兵部右侍郎翁溥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巡视蓟镇、宣大。”

    最终,嘉靖皇帝还是认可了内阁的意见,翁溥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