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隆万盛世 > 957分家才能真正解决宗室问题

957分家才能真正解决宗室问题(2/3)

开口解释道。

    “嗯。”

    陈太后点点头,算是接受这个答案。

    不过旁边一直没有开口的张太后这时候忽然发问道:“现在朝廷本色是如何派发?”

    “将军、中尉按五成,皇女按四成。”

    张居正马上答复道。

    “各府禄米定额以后,此例真可以延续万世?”

    陈太后马上接着问道。

    她最关心的还是这个,毕竟是对之前宗室政策一个很大的改动,若是不能有成效,那还如不改。

    这次,张居正没有回答,而是看向魏广德。

    皮球被踢回来,魏广德也是有苦难言。

    实际上禄米定额制度以后,问题看似能解决,可实际上,效果未必如看上去那么美好。

    以现在的标准,当然可以解决当下的情况,可是继续数世下去,人口依旧在增长,禄米分薄之后,依旧是贫者愈贫。

    到最后,这些宗室吃不起饭又不能自谋出路,终归还是要跑到朝廷来闹事儿。

    在魏广德看来,定额只是确定一个数字,减轻朝廷压力,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让宗室可以从事四民之业,让他们自食其力,而不是一味的向朝廷索取。

    魏广德想了想还是打算老实说,于是开口道:“宗禄永额之制可以行于一时,传至数世,分析愈广,禄粮愈薄,恐难以为继,故才有提议允许宗室成员从事四民之业。

    若是宗室成员不分出,此策也难以长久,所以需辅以分宗之策,最大限度控制宗室人口。

    另外,皇嗣延续之下,还有诸多亲、郡王产生,即便现今各府金枝定额,可陛下后代依旧还是个问题,他们还是要从地方上分派禄米。”

    “可是,他们未必愿意转四民之业。”

    这时候,陈太后叹气说道。

    后面的事儿,那是以后孙子去考虑的事儿,陈太后想不到那么远,她暂时只能考虑眼前。

    大明的宗室,特别是底层,早已经被朝廷养猪的政策给养废了,就算朝廷准许他们科举,怕也难有出众之人。

    虽然明朝中后期,宗室里还是偶出人才,但毕竟太少,大多都是混吃等死的份。

    他们如果有爆发力量的机会,也就是聚众围堵地方府衙的时候。

    仗着宗室身份,地方官府对于他们的围堵和冲击不敢做出过于强硬的反抗,特别还是聚众讨要积欠。

    毕竟,地方官员们也知道,输理的是他们一方。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宗族政策,皇子除皇太子外,无论嫡庶、皆封亲王;亲王诸子除世子外,无论嫡庶、皆封郡王;郡王诸子除世子外,无论嫡庶、皆封镇国将军。

    郡王以下,无论将军、还是中尉,儿子在封爵时都不再区分嫡庶,镇国将军的儿子皆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皆封奉国将军,以此类推,一直降到奉国中尉为止,镇国中尉的所有后代男丁永远都是镇国中尉。

    明王朝没有所谓“闲散宗室”,宗室人人有爵,再不济也是个奉国中尉,每年都有百石粮食,若不是太过糟践,能拿到足额禄米,还是可以混下去的。

    可惜,现在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粮食,所以宗室中就分出了富宗和贫宗。

    亲、郡王及善理财宗室,倒是逐渐富裕起来,家大业大,而不善理财者则是贫者愈贫,甚至冻饿而死。

    不过提到后面皇帝的子嗣,那些新分封的亲王、郡王,张居正不由得眨眨眼,心说难怪魏广德当时就说此策不成熟,其实还是有诸多难题难解,原来在此。

    就算这次确认了各支禄米定额,可后面一代代皇帝产生,谁知道会出多少宗室分支,到时候依旧要压在地方财政上,貌似还真不算彻底解决。

    终归是自己想岔了,以为永额就可以解决宗室之困。

    “善贷,你对此有何看法?”

    陈太后在乎当下,可张居正还是希望能够找到彻底解决宗室问题的办法。

    宗禄已经成为困扰大明数十年的顽疾,张居正希望在他任期内能够找到办法有效解决,这无疑会给他的履历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便,这个解决办法是魏广德提出来的,可只要在他任期内完成,也是他的功绩。

    “废除四民之禁,宗室只保留爵位是其一,清理宗室之财,宗室除亲、郡王金枝外,其他宗室爵位皆一次性分配部分田地,此地为永业田,官府不纳赋,至于继承,也就是针对这部分田地进行分配。

    分配田地后的宗室,自然也不能再从地方官府获得禄米。

    这样,除册封亲王时确认所赐庄田为其后代继承外,到郡王时庄田也不会增加,只是按照上代亲王所赐田亩按一定比例分配,照此传于后代。

    亲、郡王地位特殊,可继续享有禄米.”

    魏广德把他考虑的,还不算成熟的策略又口述出来,其实说到底就是从亲王时期就开始分家。

    皇帝直接把赏赐给儿子的田地定下来,之后的子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