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隆万盛世 > 975亮明态度

975亮明态度(2/3)

部酋长之弟董长秃兴兵饶边,被戚继光打回去了,活捉了董长秃。”

    魏广德刚说完,吕调阳就抚掌大笑道:“这可是胜仗,还活捉敌酋,应该尽快让蓟镇把功劳簿递上来,让兵部定下封赏才是。”

    张居正接过魏广德递来的战报展开看起来,很快也脸露笑意,收回视线时看向魏广德问道:“善贷,此事你是如何看的。”

    “董长秃先留在蓟镇,据战报上说朵颜部有曾派人来讲和,希望能放回他。

    如今宣大顺义王已经归降,只有朵颜部这种因为对和议不满的蒙古部族还在和我大明为敌。

    这次抓住董狐狸之弟,希望重现当日之事,让朵颜部臣服为上策。

    如此,剩余的蒙古部族也就只剩下辽西土蛮部,顺义王也说他对该部约束力不强,又不想兴兵讨伐不臣,所以还得我们自己出手,把人打残,迫使他们屈服才是。”

    魏广德说道,“蒙古各部若是联合起来,凑出二十万人应该不难,可他们自己都呈分裂之势,我朝正好借机削弱他们。”

    “此事可以让兵部尝试下,还有其他吗?”

    蓟镇战事在张居正眼中不算大事儿,所以很快就把战报转交给吕调阳,自己又开口说道。

    “其他就没事儿了。”

    魏广德轻轻摇头,说道。

    “善贷、和卿,今日若无它事,我们就再议一议胶莱运河之事吧。

    此前我和善贷提过,不知现在可有想法。”

    张居正看到朝中无事,于是把早前和魏广德商议过的重挖胶莱运河的事儿拿到内阁上来商议。

    “胶莱运河元朝就挖过,不过最后不了了之,元朝改走海运,不再维护运河。

    此事我也想过,之前就反复讨论过,胶莱运河挖掘困难,就算建成也可能因为水量不足无法行船,我认为工部此议是对的,不赞成开挖。”

    魏广德早就和朱衡讨论过,所以也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反对。

    这时候的吕调阳没有开口,而是看着张居正和魏广德。

    他对当初胶莱运河之事也了解一些,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过讨论,但是也知道在工部最后的实地查勘中被否掉了。

    张居正什么时候有了心思,重启胶莱运河?

    吕调阳心中好奇,但是也能猜出来,此事魏广德和张居正之前应该是聊过,只是他不知道罢了。

    “善贷,重新考虑胶莱运河也是为漕粮安全运抵京师做未雨绸缪。

    福山岛漕船损毁一事你也知道,可见海运风险难料,吾以为,还是走内河安全些。

    全程也只有淮安到河口一段海路,漕船仅需大半日即可抵达,又靠近海岸,也算安全。”

    张居正开口说道。

    “工部当初实地查勘计算过,此条运河要恢复航运,至少需投银百万计,朝廷哪里有银子做此事。

    而且当初前元就开过此路,最后因水量不足,走不得满载漕船。”

    魏广德也马上及反驳胶莱运河同航的不切实际想法。

    “将周围数条河流之水引入运河。”

    张居正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直言道。

    “费用太高,朝廷承担不起。”

    魏广德依旧是摇头。

    看到两人各执己见,这时候吕调阳适时开口说道:“首辅大人,我觉得次辅言之有理。

    前朝就曾开挖过胶莱运河,但实际最后就是放弃了,我也认为不可行。”

    “与其费劲开挖新运河,不如拨银建造更大的海船。

    船大,抗风浪能力也强。”

    魏广德马上就接话道。

    既然张居正不考虑财政,那说明张居正对来年财政已经有了一个预计,魏广德果断把话题引到建造大海船之上。

    “我听说永乐朝,南京宝船厂能造五千料大舶,一船可运载五、六千石漕粮,可载千人。

    与其开挖前元就废弃运河,不如造此等大舶,从淮安转运漕粮抵京更为稳妥。”

    魏广德力争南京宝船厂重造大船,也是有多方面考虑的。

    海船对于运输的便利毋庸置疑,而大明南北交通现在都是漕运,可是京杭大运河的通航量实在一言难尽,绝不是后世人以为的那样顺畅。

    即便是无灾之年,运河上的船只也只能一批批放行,绝对不是随随便便顺水行舟。

    每次魏广德过运河,都会在各处水闸等候些时日,即便他乘坐之船优先于漕船和民间商船,也得等候,因为需要等候航道蓄水、上游船只抵达水闸等条件限制。

    也就是说,京杭大运河的许多地段其实是单向通行的,这也造成许多航道时常发生拥挤,需要水闸官员进行疏导。

    “海运只能为辅,终不是一劳永逸之策。”

    张居正看到魏广德如此推崇海运,只得劝诫道,“还是要以河运最为稳妥,善贷切不可因噎废食。

    况且运河所经之地商贸繁华,为两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