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隆万盛世 > 1046赚钱嘛

1046赚钱嘛(2/3)



    朱衡只需要说平钱重量就够了,因为大钱都是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

    朱衡说这个,魏广德大致猜出他的意思。

    为了显示贵气,后代皇帝所铸钱币往往都是用料越来越多。

    样钱其实好做,可是用料配比直接关系到铸币成本,还有钱币最后的重量也很关键,这些都是需要工部事前计算好。

    别花功夫铸币,结果成本更高,铸造出来的钱币越多亏损越厉害,还怎么大规模铸造。

    魏广德要推动的新钱法,其实就是要大量铸币的,否则不能保证民间流通,还不如不做。

    只不过魏广德比较务实,或者说比较精于计算,他才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就耗铜料制造精美的钱币流传后世。

    “如果可以,我建议按照大中通宝的形制,平钱重量为一钱,虽然钱币可能不称手,但是含铜提高了,钱币也更精美。”

    魏广德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没必要做大点的钱币,小而精似乎更好。

    “百姓身上揣十几个铜钱,重量可就少一钱多。”

    魏广德又说道。

    “这样铸造出来,和前代钱币比,可就小一点了。”

    朱衡微微皱眉,他没想到魏广德的选择会如此极端,直接选最小的造。

    “呵呵。”

    魏广德笑笑接话道:“用料一钱可不代表钱币就小,只要把中间开孔做大点,钱币大小应该不影响才是。”

    “呃”

    朱衡一时无语。

    确实,真要这么做,一钱料也可以做出来和其他用料更多的钱币一样大小,只是不能比。

    放一块,很容易发现中间的孔洞大小的差别。

    “魏阁老,这耗用铜料多少是计算铜价和民间货物价格来算的,若是铜料不够,新钱怕是在民间会被抵制。”

    王国光皱眉说道。

    “钱币是朝廷铸造,有朝廷强制推行。”

    说话时,魏广德又指指盒子里的钱币说道:“这东西,总比宝钞强吧。”

    到了后世,哪个国家的货币还去考虑物价因素,计算制作成本的,都是国家背书,强推的。

    怪不得这些年,大明朝铸币不赚钱。

    因为大家都想的是把钱币做的精美无比,主要是含铜量高一点,越高越好,这才方便自己换回家熔炼了铸私钱。

    这话,魏广德能猜到,但是却不好说出来。

    他家以前干没干过这事儿,魏广德还真不知道,没听父亲说过。

    但是铸私钱的事儿,他是知道的,他家有参与,把卫所的碗口铳熔了。

    铸私钱,或许许多人觉得是不能说的秘密,放在后世就是印制假钞,不过在大明朝,特别是嘉靖中后期就不是事儿了,因为他们是“奉旨”铸私钱,朝廷还定了一比十的兑换价格

    “要禁绝民间铸造私钱,就不要在料上下太多成本,否则民间难以禁绝私钱泛滥。”

    魏广德环视屋里三人,压低声音说道:“早听说民间有兑官钱熔了铸私钱的,所以官钱的用料必须注意,我觉得官钱的成本,除了扣除料钱和工价外,朝廷至少要赚两成。

    如此,才能不给民间铸私钱有获利余地,同时户部要严格控制各地矿场,特别是云南铜矿开采。”

    此时大明各地虽然有大大小小许多矿场,可铜矿主要产自云南。

    只要从源头扼制住铜料,再有压低官钱的含铜量,就可以让民间铸私钱变得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没人继续干这个事儿了。

    防止民间私钱泛滥,用这招可比杀头更有效果。

    “我看行。”

    张居正其实老早就猜出魏广德用意,他也听说有人用官钱熔炼铸造私钱的事儿。

    “这样的话,出来的钱币可就用不了多久,表面就会锈蚀。”

    朱衡还是从工部的角度分析这么做的后果,虽然看起来工部铸币能赚更多,但是这利润是要进户部的,这是一早魏广德就说了,补充朝廷财政。

    “钱币会一直铸造下去,到时候可以让各地征收赋税时,将锈蚀太厉害的钱币交回工部重新铸造。”

    魏广德满不在乎的说道。

    “可是,朝廷哪来这么多的铜料?”

    是的,中国地大物博,也就是说说,其实一些矿石资源还是非常紧张的,就好比铜矿,金银矿等等。

    当然,说中国缺矿,其实也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大家都想有世界级的超级大矿。

    就说铜矿,中国发现的最大铜矿,其实和南美那边的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只不过可惜,南美距离大明太远,现在让大明水师横渡太平洋都够呛,至少在没有掌握西班牙人的航海图前,探测新航线就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不过大明周边,也不是没有铜矿资源丰富的地方,那就是倭国。

    “大明没有,可以从外面买回来。”

    魏广德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