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隆万盛世 > 1051钱财

1051钱财(1/3)

    工部和户部可以说已经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魏广德的视线看向张居正,他是首辅,现在又和宫中大红人冯保关系密切,所以宫里的沟通就是他来做。

    曾经,这个位置是他的。

    只不过因为一些事儿的发生,魏广德和冯保的关系逐渐冷淡下来,已经不复当初。

    「宫里已经打了招呼,想来陛下和两宫应该已经知道了。」

    主位上端坐的张居正缓缓开口说道。

    正说到这里,门外书吏进门躬身道:「老爷,诸位大人,宫里来人了。」

    闻言,张居正点点头,「让他进来吧。」

    书吏出门,片刻后就有一个內侍进屋,先是一脸惊讶,毕竟屋里人有点多,还都是朝中大员。

    很快,內侍稳住心神,走到张居正面前躬身道:「娘娘口谕,宣内阁三位阁老进宫。」

    「可知娘娘何事相召?」

    张居正随口问道。

    「奴才不知。」

    在这么些朝中大人物面前,內侍可不敢放肆,谦恭答道。

    「那这样,我们先进宫看看,应该就是说这件事儿,你们回各自衙门等消息,让下面也坐好准备,若是有了旨意,我们会最短时间通过六科审核,把旨意发出来,你们就按照计划尽快开工。」

    张居正起身,对朱衡等人说道。

    朱衡、王国光等人纷纷说是。

    一行人出了内阁,小內侍带着张居正、魏广德三人前往慈庆宫,而其他人则径直出宫回衙门继续办差。

    边走,王国光还在小声和朱衡说话。

    「大司空,这银币还是优先铸造一批一两的和一钱的,京官们这个月的俸禄,户部就等着这批银子发放下去。」

    「好说好说,钱模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户部银子到位,马上就可以开工。」

    「银子早就准备好了,只要圣旨一下,户部终于可以轻松一年了。」

    王国光不由得有些感叹着说道。

    别人只看到尚书大人的权势和风光,却不知道坐在大明朝尚书位置上的压力。

    特别是现今的大明朝户部,虽然现在不是嘉靖朝那时候年年亏空,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知道,当初留下来的财政窟窿,现在还有好多都没补上。

    亏空数额巨大,户部每年节衣缩***简开支,能剩余的钱财也是不多。

    可以说,太仓虽然常年有百余万两存银,可其实都是已经预订出去的,只是户部一直压着不让提走,否则户部就空了。

    要是期间发生个什么紧急的事儿,连灵活的银子都没有。

    不过现在好了,今年的财政看样子能松活许多,至于能有多少,就看工部那边给不给力。

    可以说,工部铸币越多,户部能够机动的银子就越多。

    一百万两银子,户部至少可以有十万两银子的进账。

    要知道,这可不是铜钱,而是铸造的银币。

    铜钱,铸造一千多枚才一两银子,而换成银币的话,那就是千多两,户部就赚百两银子。

    要只有,明朝铸币都是用钱模,铸造出来的钱币不仅精美,而且铸造速度也快,就算户部第一次拨出去百万两银子,其实也经不起工部加班加点铸造的。

    弄不好,一年就是几十万两银子的收入。

    而且,兵部太仆寺常盈库里面,可是堆积这千万两白银。

    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前些年的亏空,但至少能让户部好好松口气。

    关键这不是短期收益,以后各地碎银子征收以后解缴朝廷,还要继续铸币。

    毕竟以后,碎银、银锭这些是不能进入流通领域。

    各家各户可以收藏一些银锭,但是却不能拿出来用,只能到官府兑成银宝。

    那画面,想想都不要太美。

    但就是铸币一项,不仅给工部找到一条源源不断赚钱的路子,户部也跟着沾光,能从中分到不少钱。

    而此时慈庆宫门前,张居正带着魏广德等人已经到了这里等候。

    小內侍已经进去复旨,他们还得在外面等着里面的通报。

    不多时,那小內侍就去而复返,来到三人面前说道:「太后请三位阁老进去说话。」

    三人又跟在內侍身后走进慈庆宫,来到正殿。

    此时大殿左右坐着两宫太后,陈太后居左,李太后居右,而万历小皇帝则是坐在李太后右侧,此刻也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等三人进殿行礼后,陈太后就问道:「三位阁老,以前民间使用散碎银子交易难道不方便吗?需要朝廷重定钱法铸币?」

    「娘娘,自古都是朝廷铸币,自商朝出现铜币,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确定了铸币权为朝廷专有。

    再到秦始皇统一币制,黄金铜钱并行道如今,只是因为历代王朝都是以铸造铜币、金币为主,没有铸造过银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