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隆万盛世 > 1051钱财

1051钱财(3/3)

  这点,魏广德是把厉害关系详细告诉了张居正和刘守有,因为大规模从市面上兑换黄金,他是打算借助锦衣卫的力量来办。

    不止是京城,还包括南京、苏杭等富裕州府,都要在朝廷大量铸造银币推出后,快速把市面上流通的黄金一网打尽。

    在三人离开慈庆宫回内阁后,慈庆宫里,李后还在和陈太后讨论奏疏里说的铸币之利尽归户部,这「之利」到底有多少。

    陈太后一开始还没太注意,毕竟朝廷一进一出自有章法,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把公家的东西揣进自己口袋。

    可是李后不是,毕竟是小户出身,对于钱财比较上心。

    他希望儿子能够接受的是个强盛的王朝,而不是隆庆皇帝接手的那样一个烂摊子。

    是的,嘉靖朝留下来的,除了户部巨大的财政窟窿,其他还有什么?

    隆庆朝开始那两年,朝廷的财政依旧是亏空,只不过数额很小而

    已。

    也就是到了隆庆四年以后,因为军费开支缩减,每年朝廷才有了少量结余。

    虽然大同和议确实有丧权辱国,需要向蒙古人送「岁币」的嫌疑,但这份和议确实让濒临崩溃的明朝财政缓了一口气,至少拖延了时间,让张居正有时间进行内部改革,重新丰盈国库。

    可就算这样,大臣们还是坚决反对隆庆皇帝调用国库钱财给后宫置办头面等物。

    两宫太后虽然理解,但心中要说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

    陈太后或许好些,毕竟那时候她几乎已经是被打进冷宫,也就是最后俩月,隆庆皇帝也后悔起来,才重新将她召回。

    可李太后那会儿,宫中的很多开支也因为内廷没钱,外廷不愿意给付而很不高兴。

    两人的对话,自然落在小皇帝朱翊钧耳中。

    按说小皇帝是不应该关心钱财的,因为在他成长过程中,应该不可能接触到钱财。

    可或许天赋的关系,亦或者魏广德教育的原因,小皇帝此时已经有了自己对钱财的认识,只不过不曾和外人说起而已。

    此时,他就如同懵懂无知的小孩般,只是静静听着两位母后的对话,也在脑海中思考学到的东西。

    魏广德当然不会教育小皇帝什么「大丈夫岂可一日无权」的话,但是魏广德却把王朝崩坏大多坏在没钱上给他讲述过。

    其实历史上许多朝代覆灭,看上去是因为百姓无法承受暴政揭竿而起,但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王朝因为腐败和因此造成庞大开支。

    当朝廷收入和支出不匹配,就只能对税法动手,希望增加朝廷收入,而往往这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税法改动,针对的不仅对平民,还有中下阶层。

    当他们不满暴政,也就是改朝换代的时刻。

    说到底,其实还是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