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022 回沙城

022 回沙城(1/2)

    “怎么样?会不会做?难不难?”



    题目做完之后,樊振华有些焦急地问樊素素。



    “有的不会……”



    张浩南出的题目五花八门,但其实都有高考题模型,整个沙城一中的顶级老师,都具备押题能力,命中率百分之四十以上。



    而且沙城一中的老师本身,在学生时代,也是尖子生,基本都是华字头的师大毕业,有几个更是京城师大,类似京畿师大这种档次的,没可能进入沙城一中拿年薪。



    说得粗暴点,档次不够。



    所以在学习效率和应试效率上,沙城一中自来有师生共同努力的传统。



    学校舍得掏钱,老师也有教学积极性,学生也有自我约束的正确认知,最后就算不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人中龙凤”,但绝对不会轻易地被淘汰,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张浩南在沙城一中学到的读书习惯一直影响着他,所以在樊素素看上去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题目,实际上都在应试范围之内,并没有超纲。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能力,也是需要不断重复训练的,世上鲜有天才。



    “不错,虽说有些题目答不出来,但答题思路有了,剩下的就是长期训练刷卷,刷卷的量只要上去,一本线没有问题。”



    张浩南根据樊素素的应试能力,再加上之前樊振华所说的前年名次,问樊素素,“你们高中去年前年的本科率大概二十几?”



    “……”



    樊素素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每年考上重点大学的不多。”



    一本二本其实说法才开始,早先是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樊素素想了想又道,“去年最好的,好像考上了建康大学。”



    “差不多也是极限了,学生差距不会天上地下的,但教学资源、水平,有着天壤之别。”



    张浩南想了想,对樊素素道,“给你两個选择,一是跟你叔叔去沙城,我可以让你借读我的母校,那是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二是去建康,我在建康买了房子,操作一下也能就读龙藏浦中学。”



    就读龙藏浦中学其实很简单,跟石头城房产开放公司说一下就行,他这样的大客户,这年头拿十几二十个就读名额基本就是打个电话的事情。



    当然为了以示尊重,张浩南也会先跟孙十万提前说一说。



    街道办走流程的开销,孙十万自己都会掏了。



    “能去建康?!”



    樊振华兴奋起来,他都快急死了,之前听张浩南说能去建康,他只当是嘴上说说,没想到来真的。



    恨不得樊素素赶紧答应。



    “龙藏浦中学比沙城一中怎样?”



    樊素素咬着嘴唇,突然问道。



    一听这话,樊振华急得恨不得跳脚,暗道这傻侄女脑子进水了吧?



    还挑三拣四?!



    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啊!



    “外国语的话,龙藏浦中学比我母校强得多,但一本率……噢,就是重本率,整个建康就两所高中比我母校强,龙藏浦中学不在其中。”



    “我想去沙城……”



    低着头,樊素素的嘴唇还是那么红润,她偷偷地瞄了一眼张浩南,见他还盯着纸上的答题,顿时少了许多紧张。



    “那就去沙城。”



    张浩南点了点头,然后道,“那你们回去收拾一下东西,晚上都住到这边来,我再开两间房。明天先去你学校办理转学手续,后天直接一起走。”



    其实办理转学极为麻烦,学籍跟着户籍走,樊素素需要监护人同意才行,而樊素素的监护人,事实上两个都已经不存在。



    不过这也难不倒张浩南,因为樊素素的养父樊振邦是农机厂的工人,这时候农机厂只要出一张证明,再加上社区盖章,学校那里就好走流程了。



    当然,正常情况下,大概率盖章的人不在,然后磨个十天半个月;亦或是不想担责,怕将来出什么岔子惹来麻烦,最后拖着啥也办不成。



    但这一切在旧版纸币面前,大概每个环节支出两张,就能一天搞定。



    举手之劳、份内之事……花“一点点”小钱,就能变得极为高效。



    正如张浩南想的那样,他跟吃回扣的副主任提了一嘴之后,那边就表示小事一桩……



    而前台丁阿姨也仿佛发现了真相,卖侄女的家伙,原来是樊振华。



    第三天离开的时候,农机厂不少人都已经知道,樊振华这个鸟人靠卖侄女混得非常舒服,去姑苏发大财了。



    拿了二哥一千块钱的樊振国原本也是不信的,但现在也开始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