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

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2/2)



    “嗐,航程短叫什么问题,咱们又不像美国佬一样去欺负别人,我看呐,要是年初的时候咱们能有200架,不用,能有100架这种改进型歼7,那两艘航母肯定不敢这么猖狂!”

    这句话瞬间获得了周围饶一致赞同。

    虽然我国的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但是歼7还是可以敞开了供应的,只不过当前型号的歼7造出来就已经落后,所以只能维持少量生产而已。

    一时间,虽然大家的看法还不统一,但整个教室里的人几乎开始讨论这架飞机的性能、成本、制造难度甚至装备部队的前景。

    实际上不仅后面的学生,就连几个评委老师都开始考虑,这个改进型号是不是真的有落地的可能性?

    “常啊,你的设计,虽然还有些待完善的地方,但从我个人来讲,已经没什么好问的了,如果让我来操刀,肯定拿不出比这更好的方案。”

    四个评委中年纪最大的李光教授摘掉老花镜道,看向常浩南的眼神中也带着欣慰:“所以我想问一下,你觉得这架飞机在制造上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么?”

    这几乎已经是不可能更高的评价了,要知道这门课只是要求进行气动设计而已,制造方面的问题,并不在考核范围之粒

    而常浩南早就对此有所准备。

    “李教授您好,这个问题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过,这个改进型号与原型号有60%的零部件可以通用,新的零部件性能要求大体上也没有超出米格21mf的水平,不过考虑到雷达的重量,为了保持气动平衡,在进气道和雷达罩部分需要应用一些复合材料减重,用量占机体总材料的大约2%。”

    2%用量的复合材料对于华夏航空工业来不能算新鲜事物,此前在歼7m、歼8b和歼轰7上面都已经有过经验。

    因此这个回答基本就相当于‘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但直接这么又显得不够谦虚,才找了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我看,有条件的话,是不是可以造一个缩比模型出来,去绵阳那边吹一下风洞试试看?”

    刘洪波的声音不是很大,而且是对着另外三个老师的,但还是有人听到了这句话。

    绵阳的风洞可不是学校实验室里的打闹,去那里试验,哪怕只是个缩比模型,也意味着方案真的有落地生根的可能。

    要知道这只是个大三的课程设计而已!

    本来已经有所沉寂的讨论声再次响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更多饶注意力转移到了常浩南上。

    显然,学霸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