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皇孙白手起家 > 第378章 朕即天下

第378章 朕即天下(1/2)

    杨叶秋心中一动,不由浮想联翩。

    朝廷里很多人都知道,皇帝素来不喜欢金陵,心中理想的帝都始终在北方。

    莫非,陛下想要迁都?

    可这个时候迁都,难免显得有些仓促。

    况且潼关、河东皆不在手上,洛阳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杨叶秋实话实话,“臣没有进入洛阳皇宫,但臣担心有歹人破坏殿宇,已派士卒进宫驻守;据他们所说,部分大殿残破不堪,甚是荒凉。”

    “嗯。”李昭眸底闪过一缕失望。

    仔细想想也正常,李昆当年收复洛阳后,几乎很少去过,这使得宫殿失去原有的作用。魏军常年在洛阳囤积重兵,此城名义上是大魏东都,其实更像一座规模庞大的军营。

    “你在洛阳这么多日,潼关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关门甚少开启,臣从未在周边发现魏军斥候。”杨叶秋回想道。

    李昭稍作思索,“下月初,你带上公主一并去洛阳吧。”

    “臣遵命!”

    杨叶秋暗道:看样子,陛下打算让自己长期驻守洛阳;这样也好,他挺喜欢洛阳的。

    即将离开大殿时,突然被皇帝叫住。

    李昭莞尔一笑,唇角微微勾起,“朕听说,你在龙门东山写了首诗;日后,若有什么好的诗句,记得拿给朕看看。”

    杨叶秋稍微愣了下,不知皇帝此话何意;刚想说些什么,只见李昭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

    中原大战的影响,依然在持续发酵着。

    不到三个月时间,秦军相继攻灭三股势力,并把战线推进到了黄河南岸;表现如此强势,天下间无人能够忽视。

    占据了洛阳、开封、济南等地,秦国在世人眼中,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南方政权。

    燕王刘泰派使者不远千里来到金陵,带来了大批奇珍异宝;表面是希望加强两国友好,实际上是想知道,秦军是否有意渡过黄河。

    崔知航也派使者来到了金陵,表示愿将真定送给大秦,只希望秦军能尽快北上,解真定之围。

    燕军把真定城围得水泄不通,事关身家性命,他确实急了。

    让李昭感到好笑的是,孟凯来信,称希望秦、晋结成兄弟之国,秦为兄,晋为弟;更有趣的是,孟凯在信中还帮刘康说话,让李昭不要继续为难刘康。

    大理国尤为热情,动不动送来几车金银珠宝。

    李昭一一去信,释放善意,又回赠了一些礼物。

    既然现在没有开战的打算,没必要把关系搞得这么僵。

    与其它诸势力不同,长安方面未做出任何反应。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假象。

    开战以来,出于种种目的,魏国有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战场上的任何情况。

    当得知石艾一举湮没五万郑军,关中豪强立刻在暗中加强和秦国的联系。

    秦军兵临开封城下后,没几日,甚至有长安官员主动给李昭去信。

    粮食、钱财、杂役、女子等等,频繁通过汉中送往秦国各地。

    魏帝李佑早有察觉,很是生气;期间杀了几人,却依旧屡禁不止。

    而在大秦内部,李昭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多多少少能感觉到,朝中官员进宫面圣时,身上多了几分敬畏。

    无论官吏、豪强、士子,再无人怀疑李昭能否一统天下。

    今年参加科举的人数,更是历次之最。

    时光荏苒,随着此次大胜,历史的尘埃将曾经的齐国层层覆盖,使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那些极少数,仍在企图恢复齐国社稷之人,心中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据黑冰台所报,秦国各地,频频有旧齐官员在家中自尽而亡。

    李昭听闻后,心里不免有些感慨。

    不久,李昭下旨修缮城外齐国皇陵;并催促紫薇阁安排史官,尽快编纂《齐史》。

    ...............................................................................................................

    秋季的草原,天高云淡,偶尔有几只南飞的雁阵划破天际,增添了几分寂寥和壮美。

    草儿随风摇曳,宛如海浪般翻滚,散发着成熟的秋意。

    然而,空气中浓浓的血腥味,以及地上的无数尸身,打破了一切的美好。

    达里图累的气喘吁吁,瘫坐在地。

    就在刚刚,他差点兵败身死,被阿鲁部的人剁成肉泥。

    幸亏哈布其克、阿奴汗、巴雅尔等将领奋力冲杀,拼命将其击退。

    过了许久,确定阿鲁部士卒已逃远,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