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四十一章:不要,那就毁了它!

第二百四十一章:不要,那就毁了它!(1/3)

    自杨怀仁离开汴京前往渭州那一刻,经由兵部、枢密院、殿前司等共同商议的既定战略早已传达下去。

    如今在这宣政殿中大谈边疆战事,不过是要进一步掌控全局。

    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前方形势究竟如何发展,谁也不敢确定。

    “卫将军的想法固然很好,可西夏不是傻子,西夏军更不是酒囊饭袋,他们岂会一步步落入你的圈套?”

    韩章在年轻时常与西夏交手,所以对于西夏军的实力,有个比较清晰地认知。

    卫渊道:“韩相说的是,可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打出怎样的一个战果,只要持续能对西夏造成消耗、滋扰,对我军来说,已然是功成。”

    西夏近几年都在受灾,若不是李元昊年轻时积攒下来一些家底,只怕早就出现大乱子了。

    三国间,此刻最不愿发动战争的,就是西夏。

    卫渊想用滋扰战术,迫使西夏不堪重负,遣使来求和,这是此次大周用兵西夏的最高战略意图。

    可大周想要拖垮西夏,西夏又岂能让大周白白如愿?

    “怕就怕在,渭州、庆州一带,会有较大战役发生。”

    “眼下,就看杨怀仁等人,该如何临机决断了。”

    文彦博喃喃至此。

    稍后,以中书门下的名义,命凤翔、秦州各地驻军集结在渭州一带,随时应对西夏军的突袭。

    “先让杨怀仁他们打打看,实在不行,就边打边谈,只要能起到让西夏外忧内患的目的,我大周自可立于不败之地。”

    卫渊话音刚落。

    一直装沉默的赵祯忽然睁开双眼,轻声道:

    “就按照卫卿的法子做吧。”

    “若是西夏想要大打,我军也不必与他们展开决战。”

    避免双方主力发生冲突,只用小股军力不时骚扰,待到西夏军粮草耗尽,难以耕种养殖畜牧时,这场战争自然也就结束了。

    离开宣政殿时,张辅忍不住夸赞卫渊,

    “渊儿,你比以前更懂得如何掌握全局。”

    “为将者,只记一时、一局之得失。”

    “但为帅者,就要如你这般,战事刚起,就已对全局了然于心。”

    卫渊连忙拱手道:“老师谬赞,学生之所以能够总观全局,也要看是用的哪位将领,杨怀仁乃名门之后,学生放心。”

    纵然与张桂芬成婚,他称呼张辅,还是习惯以‘老师’来尊称。

    张辅抚须道:“你请旨出兵西夏,为师还担心,你是想亲自挂帅。”

    “如今桂芬刚有身孕,离不开你,不到万不得已,莫要离开京城。”

    张桂芬是他唯一的亲生女儿。

    站在父亲的角度上考虑,自是不愿卫渊又上战场。

    “请老师放心,学生明白。”顿了顿,卫渊想起一事,道:

    “前不久郭颢来信,说是东南沿海一带又发现些许倭寇踪迹。”

    “如今正值用人之际,睿弟对于水军颇为关注,不如让他前往东南参军如何?”

    此前,张睿就有表明过这个念头。

    卫渊出于对‘郭颢’的考虑,也同意了此事,只是一直未来得及向张辅言说。

    “睿儿想去东南?”

    张辅略微思虑片刻,道:“满朝文武都知你在东南经略半载,东南水师统领郭颢又代州边军出身.”

    “如今你再让睿儿去,怕是不妥。”

    卫渊苦心积虑的劝说道:“恩师此言差矣,我等勋贵子弟,若是有机会能为国效忠,何须在意他人看法?”

    “再说,学生只是想让睿儿去了东南从都头做起,难道学生安排一个都头,也要被人说是任人唯亲?”

    张辅笑道:“伱小子,尽是一些歪理。真若是想让睿儿为国效忠,为何不愿让他去渭州?”

    “您舍得?”卫渊挑了下眉头,笑道:“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睿弟对水事颇有钻研,待去了东南,才能更好地一展拳脚。”

    张辅认真看了他一眼,随后扭过头去,冷哼道:

    “别以为我不知你这個臭小子打得什么主意。”

    “归根结底,你是担心郭颢自立门户,睿儿去了,可以助你牵制郭颢。”

    “你这小子,先是让鼎儿去了代州,如今还要将睿儿赶到东南,再过一些时日,是不是还想将瞻儿送到延边?”

    卫渊心中一喜,下意识脱口道:“瞻弟想去延边?学生怎么没听他说过?”

    张辅猛地瞪眼,狠狠踹了卫渊一脚,怒气冲冲道:

    “你小子,将我那几个宝贝儿子当成什么了?给你白白务工?”

    卫渊笑道:“岳丈大人,您这是哪里话,我也是您半个儿啊,怎会那般待自家兄弟。”

    张辅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其实但凡身边有可用之人,卫渊也不想让张家三子过早入局。

    武将不像是文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