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369裁军

369裁军(2/3)

女的法定继承权。

    得益于马皇后的争取,相较于前朝大明女子在婚姻律法的地位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提升更大的时期还是大明后期统治秩序出现混乱,再加上心学的传播,否定了正统儒家的圣贤偶像,并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进行否定。

    在此背景下,士大夫阶掀起了一股同情妇女疾苦的思潮。

    他们反对“女人是祸水”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词滥调;主张寡妇改嫁;主张婚姻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但总体而言,她们还是男人的附庸,无论成亲还是没有成亲。

    现在王布犁把她们当男人用,倒是让朱元璋挺满意的,毕竟他自己都是牛马,那牛马还分公母吗?

    只要努力干活,那就是对大明有利的。

    “江南太富裕了,不好控制,这女织也不该这里独有。”朱元璋稍微想了想:

    “朕也听闻过蜀锦也是极好的,诸葛丞相利用蜀锦卖与魏吴两国,从而能够支持他北伐以及建设益州等地的水利,四川的百姓也该搞这些织造。”

    朱元璋一直都想要削弱江南的大批富户,这些年没少折腾他们,尤其是借着胡惟庸的案子,可是搞了不少人被强行迁徙到北方去。

    明初的打击富民政策及里甲重役,对大家庭的发展也是相当严重的威胁,往往迫使民间提前分家析产。

    朱元璋是不愿意除了老朱家之外,还出现什么豪族的。

    “岳父说的有道理,其实不仅仅是四川,我听闻潞绸也颇为有名。

    尤其是大明打开丝绸之路,以及走私贩卖给蒙古贵族,运输成本会更少。

    同样也能让山西振兴起来,达到制衡杭锻的目的。”

    “嗯。”

    朱元璋很满意王布犁的这个办法,三方鼎足,才是最优解,这样也不会让杭锻一家独大。

    “这北方还能产丝绸,但是让咱十分的意外啊!”

    潞绸是老朱的儿子被封到长治之后,搞出了制造局,才逐渐开始兴盛起来的。

    经过百年的发展,据说让当地人都能穿得起潞绸了。

    以前潞绸只是历史发展较为久远,但并没有兴盛,也没有人成规模的搞这个玩意。

    待到明末的时候,长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机,桑林更是成片成片的。

    “岳父,我也是在古籍上看到的,据说从隋朝就有了。”

    王布犁像是堵上bug一样,给朱元璋解释了一遭。

    朱元璋也只是点头,并没有深究的意思。

    虽然他相信王布犁不如自己知道大明历史知道的多,但朱元璋心里隐隐有了不小的猜测,那就是王布犁知道的绝对比他表现出来的知道的多。

    就算没有窥探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脉络,可是其中不少关键节点,这小子兴许就知道。

    但朱元璋并没有轻易试探。

    几年前那次雷击还是让他历历在目,为此断了进入仙境的机缘。

    现在好不容易续上了,朱元璋也不愿意冒险了。

    “布犁,你觉得这个村子里的人会出现豪族吗?”

    朱元璋站在村口一问,倒是让王布犁有些哑然:“岳父为何如此发问?”

    “近世风俗相承,流于僭侈,闾里之民,服食居处,与公卿无异,盖因元氏阍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

    朱元璋轻笑了一声:“咱是不允许地方上的豪族势力膨胀的,所以咱效仿汉高祖徙天下富豪于关中的做法来打击他们,这几年,咱往凤阳迁徙了十四万户江南百姓,其中大部分都是地主。

    咱还准备再迁徙一批江南富户来南京。”

    王布犁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让他们远离原来的原籍,使他们财势皆失去,不能危害朱明王朝。

    而目前的中都和京师,是大明王朝控制力量最强的地方,也便与对豪族的控制,让他们不敢反抗。

    “他们大抵是成不了豪族的。”

    “哦?”

    “现在的政策倾向于京师周遭,让他们占到了便宜,今后陛下的政策往南或者往北移动,自然就会惠及其余百姓,这批人顶多是活的轻松些。

    我听闻被迁徙到凤阳的一些江南地主,留恋原来在家乡的豪华生活,常常扮演乞丐回家去探亲扫墓,沿途唱着他们自己编制的凤阳花鼓,发泄对陛下的不满情绪。”

    “他们是怎么唱的?”

    王布犁也不会那个调调,只能复述道:“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哈哈哈。”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些话他倒是听说过,但是未曾想会是这种说法。

    凤阳是他老家,如何能那般对待乡人?

    他又不是程昱,喜欢用老乡的肉来做饭食,吃的才香的变态。

    在乡党观念极重的年代里,这种人死了都不能埋在家乡。

    方孝孺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