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四十五章 眼光要长远

第三百四十五章 眼光要长远(2/3)

界就有人来询问,“关中能养这么多羊?”

    “这位小兄弟想必也听说了,关中不让我们牧民养太多的羊,一户不能超过十只,一县不能过千,我们这是几户加起来的羊,拿来洛阳卖的。”

    一个放羊的老农都能对关中的治理之策这般了解,放在别的地方恐怕也会诧异。

    可这种事在关中各县就显得很普遍,各县官吏恨不得让乡民们能够背诵。

    侯君集看向身后的一众乡民,他们都是跟随而来的,算是借由勋贵的路引来洛阳,为此他们可以少受一些盘问。

    听说牛进达来洛阳了,他自然想来看看,向这里城门守兵问询了一番,得知了李大亮的住处,便快步走去

    洛阳城处处显得有些老旧,胜在人口不少。

    自从西域一战之后,侯君集虽说不能再领兵了,但与军中的将领关系还算不错。

    李大亮在洛阳安置了行宅。

    侯君集说明了来意,便与门房走入了这处宅院。

    刚下了早朝的李大亮也才换下了朝服,他见到侯君集,问道:“你怎么来了?”

    侯君集笑呵呵地将一坛酒水放在桌上,“来看看兄弟几个,嗯?牛进达呢?”

    李大亮没兴致喝酒,解释道:“来到洛阳就被殿下留在大殿,这个时候多半还在与马周商谈,是在河北任馈运使的韦挺出事了。”

    侯君集惊疑几分,又道:“当年就该将韦挺杀了。”

    李大亮点头,当年陛下还未登基,因为李建成的事韦挺一度被贬官。

    后来陛下登基,朝中缺少官吏,韦挺又被举荐入朝。

    李大亮看向一旁的李崇义,“你怎么来了?”

    “家父在长安牵挂洛阳的形势,命侄儿前来拜访大将军。”

    李大亮颔首,没再多言。

    李崇义道:“侄儿还记得,当年家父说过陛下其实并不喜韦挺,为何还会将馈运使这般要职交给他?”

    小辈们或许印象不深,但侯君集与李大亮很清楚,当年太子与秦王之争势同水火,当年韦挺便想要毒害秦王。

    那时候太上皇还在位,将此人罢官流放了。

    后来又因朝中劝谏,以及玄武门之事的影响,陛下又将温挺召了回来。

    李崇义的一句话倒是点醒了两人。

    为什么要让韦挺担任馈运使。

    见两位长辈相聚有很多话要说,李崇义自觉地离开,正巧见到马周与牛进达大将军驾马带着一队官兵出了洛阳城。

    出了府邸,李崇义就来到了洛阳的崇文馆。

    张大安看着来人道:“崇义公子怎么有空闲来这洛阳城了。”

    两人在小时候就相识,年龄相仿自小关系就不错,现在也是如此。

    李崇义坐在门前道:“现在,崇文馆在关中很是威风。”

    “那都是应该的。”

    “韦挺是怎么回事?”

    张大安轻松一笑,道:“问这些做什么?”

    见对方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李崇义蹙眉道:“到现在朝中也没有话语送来,殿下要如何处置韦挺?”

    “唉……”张大安手拿着一卷书走出来,目光看着繁华的洛阳城道:“当初陛下命山东与河北的世家禁止相互通婚。”

    李崇义道:“这与韦挺有什么关系吗?”

    “陛下的旨意下达之后,各地世家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却因这道旨意让世家更得到了更大的威望,他们自圆其说传言连皇帝都忌惮他们,无形中给了他们更大的威望。”

    “在我们崇文馆的文章中还有论述,关于世家与科举之间的关系,现在的世家还没有脱离地方,他们始终都是山东的世家或者是河北的世家,世家不喜科举,可他们却让他们的子弟十分积极地参与科举。”

    “由此可以得知,世家不再反对科举,而是参与到科举中,他们是想要控制科举,控制进士及第的人数,从而控制朝堂与入仕之道,如此世家就会从地方中走出来,真正断绝贫寒子弟的入仕之路。”

    “世家经营了数百年,他们会在平稳的社稷之上敲骨吸髓,大唐越强大,他们越高兴,科举是社稷的良药,也是世家从地方升迁到朝堂的机会,从而成为一双控制所有人命运的大手,因此啊……”

    话语停顿了片刻,张大安又道:“他们现在想要摘掉地方上的称呼,成为大唐王朝的世家,而不是哪个地方的世家,并自大地认为皇帝与太子看不到此等要害。”

    李崇义惊讶道:“你们想得这么远吗?”

    张大安笑道:“说起韦挺的事,就想到了这些,太子常说治标不治本等于没治,换言之目光要看得长远,抓了一个韦挺很重要吗?只是抓了他那就真是治标不治本了。”

    李崇义起身道:“你变了,你以前是个纯良的人。”

    “崇义兄说笑了,我一直没变。”

    贞观十八年六月,契苾何力与李绩大军到了幽州地界的辽西郡。

    在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